山西省原平市炕围画亦称墙围画,其历史悠久,绚丽多彩,曾经风行于晋北一带。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可谓炕围画的鼎盛时期,其分布之广、画工之多、质量之高、影响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在当时的晋北农村,家家户户至少有一套华美的炕围画,此时期的炕围画无论在内容、形式和技法上,都有突破性的发展,展现出夺目的光彩。
山西原平炕围画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其精细、艳丽、考究、坚实的特点,一度引起多方关注,从1964年开始相继在省区多次展出。北海公园先后收藏展出精品四套;《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杂志曾作过原平炕围画的报道;人民美术出版社以及其他出版部门也多次彩印过原平炕围画在市场上销售。1973年,原平炕围画作品轰动了二十多个省市,总计接待各地参观者数万人。1986年,《香港旅游画报》刊登了以原平为主的晋北炕围画四组。彼时,原平被誉为“炕围画之乡”。进入二十一世纪,原平炕围画先后被列入山西省和忻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炕围画,应该脱胎于我国古代壁画,同宫殿、寺庙、园林建筑彩画一样,都是建筑彩画艺术的一种。但由于炕围画的创作者都是民间工匠,不被官方所重视,史书无记载而难以考证其起源。
1985年修建铁路时,在原平城中村班村发掘出一个古墓葬,得以探寻到炕围画的秘密。在古墓葬内室的四面绘有壁画,壁画特征很接近现代的炕围画。墓葬内室像极了农村卧室,盘有土炕,四周设有画围子与长方形的画空子。画围子有简单的边饰,用数道平行的墨线和一道三包水墨云边为界,具有朴素的装饰性。其中最清晰的一幅图案是《二十四孝》里的《郭巨埋儿》,这正是早期炕围画的主要题材之一。
这个古墓葬中的壁画从技巧和画风上看,属于单线平涂、色彩淡雅的工笔画。考古人员依据绘画风格和其它殉葬品的考证,认为此墓葬属于北宋,其内部设置和图画几与人间现实生活无异,于是把炕围画的发端初定为宋代。
炕围画题材包罗万象。炕围画是特殊地域的特殊产物。晋北一带因黄土高原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气温偏低,室内流行火炕,风箱锅台齐全,墙体坚硬平整。而炕围画由风箱部分、锅台部分、炕围部分组成,既有美化居室的功效,又有固化墙壁、遮挡粉尘的作用。绘制精美、油漆光亮的炕围画,可长久保存,数十年后用清水抹擦,依然晶莹亮丽,宛若新作,因此颇受群众的欢迎。那个时期,炕围画的制作成了原平广大农户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家对炕围画情有独钟。因此,从事这一职业的乡村美工艺人越来越多,最多时达到数百人。
炕围画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它与时代同步,从形式到内容无不打印着历史阶段的烙印。炕围画中的人物题材大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结缘,反映三纲五常、礼义廉耻、孝悌忠信、耕读传家、修身立志、治国安邦、为人处世、诸子百家、神话传说、喜庆祥和等经典内容,也有一些题材被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如“劳动致富”“发展副业”“支持建设”“精益求精”“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内容。可以说,炕围画涉猎的题材范围十分广泛,可谓包罗万象,尽其所有。
但在时代的变迁中,炕围画随着农村住房建筑的变化逐渐走向式微,几近完全淡出人们的视野,农家居室的炕围画存世量日渐稀少,这种民间艺术奇葩正在走向末路。
炕围画的核心价值是祥和。炕围画作为一种民间美术,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切。可以说,这种艺术的创造,具有自发性、业余性和自娱性,它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也是民族民间风习生活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因此,它鲜明的民俗学、民族学、历史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的价值不该被忽视。
其一,炕围画的内容是理想主义的。它主要表现人们生活理想与精神理想。理想主义的艺术都具有浪漫成分。其二,炕围画的核心价值观是祥和。祥和是社会与人间一种很高的境界。它包括人际之间的和谐,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天人合一”。民间文化离不开团圆、祥和、平安和富裕这些概念。这是所有民俗的终极追求,也是炕围画这一民间美术奇葩千古不变的主题。其三,炕围画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这种理想主义的艺术,在表达方式上是人性化的、情感化的,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工笔细描、水墨重彩等,在色彩上表现为独有的协调、艳丽。由于炕围画是生活居室的装饰,图案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其四,炕围画体现出独有的地域性。由于晋北农村的气候条件、居室特点,致使炕围画有其独自的表现题材、艺术方式与审美形态。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这种地域个性鲜明的艺术,便成了独有的文化财富。其五,炕围画是手工的。手工是一种身体行为,手工艺术是人的情感和生命行为,它时时处处体现着艺人的生命情感,这是机器制作不可比拟的。当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手工技能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遗产了。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炕围画正在绝迹和消逝的命运,不仅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而且需要将其发展和转型,让炕围画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