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贾姓宗亲网
贾氏观天下 更多>>
通知:各位宗亲,大家好,中华贾氏宗亲网作为贾姓宗亲自家的公益网站,期待和诚邀宗亲加盟共建、合作共赢。在线QQ1498019437 咨询 热线:13241289877 总编邮箱: zhjszqw@163.com
“中共创建第一城杯”大学生油画
“泰有爱 益起来”2018智慧
· “中共创建第一城杯”大学生油画
· “泰有爱 益起来”2018智慧
· 贾谊的前世今生:从“洛阳流星”
· 值得读阅的一本好书 -- 贾海
· 中国科创民生委常务副秘书长贾寒
· 山西省原平市炕围画简介
· 中国公益在线“公益创新在行动”
· 由武威贾明、贾纳父女编著的一部
· 中国经济学家贾康伦敦发声:西方
· 中华贾氏宗亲网特约编辑
· 万商联杯让爱飞翔公益征文大赛暨
· 关于“一带一路中华文化走进俄罗
· 习近平: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 公益记者廉欢《长征大会师》中出
 
贾氏宗祠 返回首页>>
阆中市桥楼乡贾氏宗祠
作者:贾斌 | 上传者: | 来源: | 整理:中华贾姓宗亲网| 时间:2016年10月20日
        位于阆中桥楼乡老牛山东侧半山腰的贾家旮,有一座气势恢弘的修建于明代天启年间的贾氏宗祠 ,贾氏宗祠占地1200多平方米,宽30多米,进深40多米。祠堂依山就势,座西向东。正堂为单檐庑山顶结构,祠堂正前面有一高大牌楼,牌楼上方正中挂一道刻有贾氏宗祠的金字大匾,进山门有一个150余平方米的石板铺就的大坝,大坝两边是重檐硬山顶带走廊的横房,过大坝,上五级台阶,是五间通的正堂,正堂高大、雄伟、庄严、肃穆,正中的神龛上供奉着贾氏七大房的祖先牌位,而正堂五间通的后壁全是用红豆木板装成,正堂的红豆木板和钟、鼓房的隔断的木板上刻着蝇头小楷《贾氏族谱》,现全套刻板犹存,字迹清晰可见。正堂左面鼓架上有一大鼓,右面钟架上有一大钟,钟、鼓房两端是转角,转角里住着看守祠堂的人员。
        贾氏宗祠是阆中、苍溪、南部、剑阁、昭化、青川、平武的贾姓人氏祭奠和供奉祖先的地方,据地方志记载,为经营祠堂,祠堂有三处庄子(房地 产),苍溪东青贾家沟、桥楼中场湾、贾家旮各一处,有田产17亩,地产16亩,每年可收黄谷4100斤、高粱1300斤、小麦640斤,每逢清明节,将此产值抽取一部分用于举办清明会,明末清初由族长贾天成、贾锡安主持,民国时期由族长贾从云、贾公奇主持,并安排人员办会。每年清明节前一天蒸大肉包(由做会者将肉切成细颗包成大肉包)俗称杂包,蒸大肉(半斤重一个的肉),并通知七大房,每房一人(一般是有威望者)到贾姓发脉之地——金鸡垭祭奠祖先,通常叫小清明会,并鸣炮、烧纸钱。祭祖后回贾家旮祠堂,大办宴席,延至三天三夜。三天中办两件大事:一是清查这一年中贾姓族里有无作奸犯科、为非作歹、忤逆不孝、喪贾氏德者,如有,罚纸评理,重者可罚纸三刀烧给祖先(三刀纸即三百张),贬族。轻者,罚纸认识错误而已。现在,在桥楼地区人们还一直流传着一个笑话:在桥楼高阳村,有个叫贾通良的人,只因在一次清明会上说了一句清明会上没外人,是哪个狗日的把我的烟袋拿了,就为这句话,被罚三刀纸,并做深刻检讨。因为大家说,既然清明会上没外人,都姓贾,哪个又是狗日的?因此贾通良无言以对,认罚,检讨。二是,凡贾姓中有人父母死了,亡牌入祠。此事须事先告知族长,并经族长同意后,到清明节日,备一束脩肉,手捧灵牌,跪于祠堂,由贾氏族中请的私塾先生,手执朱笔,写上其父母姓名,然后喊礼,三跪九叩完毕,将此亡牌依伦辈放入宗祠。
        每年的清明节做会,均由贾族富豪之家举办,由七大房轮转,会期的三天三夜中,每天鸣大炮三个 (铁炮),并唱大戏,耍狮子,玩竹马,贾家旮全部贾姓自己放假三天,观看节目,热闹非凡,十分隆重。凡在族中有功名者,在此节日期间,必须兴坟拜祖。此习俗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而不衰。
        这里,人们不竟要问, 为什么贾氏宗祠修得如此富丽堂皇,且烟火不断?为什么拥有如此多的房产、地产,可以使清明会年年能办下去而长久不衰?不仅如此,在苍溪东青区的贾家沟还有一处规模宏大的解放后一直用作学校的贾家石洞?
       这是因为在当地,一直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是说在明朝天启年间,贾姓的祖先中有一个叫贾儒珍的人,家境十分贫寒,乡亲们常常接济他,但贾儒珍为人善良,虽然家贫,但遇见讨口要饭的宁可自己不吃不喝也要接济他人。由于他乐善好施,所以人们称他贾善人。夫妻二人相依为命,为了生计,他们一直给财主做长工。一天夜里,贾儒珍梦见一慈善老者对他说:你天亮后到锅口仑去(锅口仑地名现在犹存),在一株桑树下面埋有宝贝,你去拿吧。第二天,贾儒珍按照老人指点,找到了桑树,刨开土,竟有两口大锅对扣着,撬开一看,竟是满满的一大锅银子,贾儒珍没有声张,拿回了家。过了一些时日,贾儒珍和长工们给财主修塘堰(即现在的小水库),挖出了很多拳头大的麻杂石(由小石头凝结成块的石头),由于没有用途,几天以来,长工们把它全甩在堰塘边上。忽一夜,在梦中,前次给他托梦的慈善老者又出现了,亲切地对他说:你现在不要睡觉,你去白天挖塘堰的地方把宝贝拿回来吧。说完,老者便不见了。醒来后,贾儒珍深信老者的话,穿衣起床。贾儒珍叫上了老婆,打着柏皮火把(把柏树皮晒干捆绑成的火把),来到了白天挖塘堰的地方,哇!原来白天甩掉的麻杂石全是白花花的银子,夫妻二人整整背了一个晚上。还没有背完,天就亮了。就这样,他们二人连续背了几个晚上的银子,柜子里、红薯窖里、锅里、床底下、墙角里,凡是能放银子的地方全放满了银子,并用妻子刨的青杠木叶盖上(农村用木叶垫牛圈漚制肥料),第二天,贾儒珍仍然没有声张,照常给财主做工,直到年关,结清了工钱,才回家过年。过了年,贾儒珍不再帮长工了,筹划着修房子的事,妻子建议道:我们还是不忙修自己的房子,我们能有今天,是全托我们祖先的福,托乡亲们的福,我们先修一座祠堂,好好供奉我们的祖先,报答他们的恩赐,让他们在天之灵保佑我们、保佑乡亲们吧,没有祖先根从何来,没有父母身从何来。贾儒珍认为妻子说的话很有道理,决定修一座贾氏宗祠。于是他请来了保宁府最好的工匠,花了三年时间,修起了保留至今的贾氏宗祠,让贾姓世世代代供奉祭奠自己的祖先,祈求祖先保佑他们的子孙后代永远平安幸福!
       祠堂修好后,为了保管好自己的银子,贾儒珍决定修房子了,但打算不修木头房子,怕不安全。心想选址打一石洞,把银子放在石洞里安全。于是他请了100多石匠,在苍溪县东溪区的贾家沟,选了一个巨大的石壁,在石壁上足足打了15年,才开凿成了现在还遗存的贾家洞。为了保护家产,他在保宁府造了五门大炮,大炮造好后,有人作弄他,叫他放一下,看看响不响,于是让人填好火药,的一声炮响,真是惊天动地,炮声惊动了府衙,府衙急忙派人查看,结果才知道是贾儒珍在制造大炮,于是差人把贾儒珍捆绑至大堂审问,府衙问道:你个大胆狂徒,竟敢私自制造大炮 ,该当何罪?拖下去暂打五十大板,可怜的贾儒珍被打得皮开肉绽,疼痛难忍,然而府衙是一大贪官,把贾儒珍带如内室,说道:狂徒,你是愿打还是愿罚?贾儒珍连连说 大人,我愿受罚!”“那就罚你三千两银子,限三天拿来!于是贾儒珍在三千两银子的罚单上按了指印,被差人押着回家拿银子,拿银子时,贾儒珍说拿三千两,差人说是五千两,双方争执之中,差人叫贾儒珍找一个认识字的人来看罚单,贾儒珍找来了当地的教书先生,先生一看,说:罚白银五千两。这是怎么回是呢?贾儒珍明明听府衙大人说的是三千两,怎么变成了五千了呢?原来,差人知道贾儒珍不识字,半路上便瞒着他,将字改成了字,于是三千两银子一下子就变成了五千两 ,贾儒珍不知缘由,无奈之下只好认栽了,拿了五千两白花花的银子给了官差。后来听说府衙私自得了三千,官差得了两千。还真应了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话!
       由于家境贫寒, 贾儒珍夫妻二人都不识字,吃了很多不识字的亏。于是他决定编书,让贾姓的子孙都能上学读书。他又从保宁府请来了最好的几位先生,编写并雕刻了一套叫《竹桥斋》的书,供孩子们读,用高薪聘请了最好的老师教他们,让他们个个学业有成!
现在,贾家洞里还有石灶、石床、石柜、石井,还有一股清泉流进石井,井里的水清澈甘甜、长年不断。洞外还有炮台,一切现在犹存。解放后,贾家洞办成了一所小学。集体生产时候,还作过大队的粮食保管室。
      由于贾姓千百年来尊重知识,注重文化。所以,贾家旮贾氏宗祠世世代代既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又是贾姓后代读书的地方,而这一优良传统一直被保留了下来。
上一篇   中华贾氏望出武威
下一篇   山西晋中贾氏祠堂古建修缮将重现英姿
联系我们 | 简介网站 | 公益·服务 | 免责声明 | QQ:1498019437 |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中华贾氏宗亲网 公司备案(晋ICP备17010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