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的脸上怎么这么多道子?”“宝贝,那是口罩压痕,是不是感觉妈妈变丑了?”“不,电视上都说了,妈妈,你们支援武汉,是最美的‘逆行者’”………3月4日中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贾亚娟和6岁的儿子视频聊天时,儿子一席话让她眼角湿润。
今年2月21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63名援鄂医疗队员,跟随该院党委书记、院长韩传恩迅速驰援武汉。贾亚娟是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主管护师,已有12个年头的工作经验。此次,她主动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后,全体队员在生活驻地进行了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等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后,2月26日,正式进入病区开展救治工作。贾亚娟和该院重症医学科室10多名精兵强将增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CCU病房。
主管护师成“勤务兵” “上传下达谨小慎微”
“主班老师,污染区的水池堵了,能不能协调疏通一下。”“贾老师,XX病房患者的出院信息,在系统内登记了没有。”“XX患者的中药没有了,主班老师,能不能让医生开医嘱,放到传送带上”……CCU病房是重症病房,贾亚娟是主班护士,这里患者只有8个,但都是危重病人,随时会有紧急情况发生。而护士接收医生的医嘱,以及病房和外面科室联系,都离不开主班护士的“上传下达”。
“有同事开玩笑说主班护士是个‘勤务兵’,大大小小的工作都得操心”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采访贾亚娟时,她说,自己感受更多的,是责任的重大和工作的谨小慎微。
医嘱处理、分类、传达,病房内药品申领、清点,各种检查通知单的外送、发放,跟进医嘱执行情况,与值班医生沟通,协助责任护士解决疑难护理问题…… “如果主班护士前面工作有一点瑕疵,后面可能就是谬之千里。”
CCU病房实施的是三班倒8小时工作制,每班看似时间不长,但队员们在这里需要身穿厚厚防护衣、手套和口罩,以及带有紧箍般的护目镜,这么厚的装备,挑战着身体极限,“连续工作几个小时,体力不支的人可能会晕倒。”而多数情况,贾亚娟和同事们会工作超时。而武汉疫情进入攻坚阶段时,有一段时间,大伙经常工作需要接近12小时。
“每次我们工作前,需要和上一班交接,详细核对病患情况,核实病患者即将要做的各项检查,对相关物品进行清查。走时和下一班交接清楚。”
据悉,此次和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同支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CCU病房的,是浙江大学一附院和新疆某医疗队,“我们交接时,还会经常进行探讨和交流相关医疗知识,同时也希望能更好展现各自医疗队伍的水平和精神风貌。”
家庭支持和团队温暖 是她工作最大助力
工作虽然繁重,可生活中却处处有着温馨。
此次贾亚娟主动申请前往武汉时,得到了爱人张柯的大力支持。张珂是一名退伍军人,虽然有些担心,但他坚决支持妻子的决定,“你上前线,家里交给我。只希望你保护好自己”
而在武汉,贾亚娟也能时刻感受到团队的温暖。
“我们的工作节奏都比较紧张,但韩院长和带队领导们在工作之余,还不忘关心我们的生活,及时帮助我们解决困难。”贾亚娟说,援鄂医疗队刚到武汉时,韩传恩总队长在和当地有关部门协调对接的同时,还不忘关心大家的生活。
此次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分成多个小组到支援点工作。各个小组之间上班时间不一,可每次乘坐的大巴车凌晨出发或者晚间回到生活驻地时,大家都经常见到韩院长和护理部副主任柴学红在宾馆门口接送,就像家长在接送子女上学一样。“韩院长和柴主任,经常会及时来了解我们的动态,帮忙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淑敏是在CCU病房的河南援鄂医疗队的带队队长。在平时工作中,她注重第一时间关注大家的情况,在技术和操作流程上及时指导和帮助化解困难。
据悉,商丘援鄂医疗队作为河南第十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到达武汉后,经河南省卫健委党委批准,成立临时党总支,韩传恩任临时党总支书记。
此次,贾亚娟也有自己的心愿,她已经递交入党申请书,她说,在此次抗击疫情战斗中,身边有很多同事工作更辛苦、更累,“特别是很多党员同志,总是冲在最前面,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我,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