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是指带领和引导组织向同一方向前进的人,不仅是企业的决策人,也是企业的精神向导。在《红楼梦》中,荣宁二府的最高领导者就是贾母。她是贾氏集团的董事长,贾氏公司上下人等都得看她的眼色、依她的旨意行事。
贾母出身于侯门,既精通人情世故,又长于统治权术。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凭着她的精明能干,坐稳了贾氏公司最高统治者的位置。虽不直接参与贾氏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但看上去无所事事的她其实是贾氏公司的“轴心”,她的一言一行都领导和决定着贾氏公司的走向,维系着整个家族的兴衰。
知人善任的董事长
办好一个企业,首先要选好和配备好各级领导,选拔和任用优秀的员工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企业成功的一半。配备领导班子,要特别注意能力、经验、性格、年龄等诸方面的优势互补,同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注意协调。企业的发达,要靠人才的发达;人才的繁荣,反过来会促进企业的繁荣。
作为家族制企业贾氏公司董事长的贾母在用人上可谓比较成功,她打破固有观念、革除陈规,提拔和任用了王夫人和王熙凤这两位得力的女性助手。
首先是对总经理王夫人的任用。按封建社会的长幼排列顺序,身为长媳的邢夫人地位应该排在王夫人之前。在贾氏公司中,身为长媳的邢夫人庸碌无为,很不得人心,事事都听从丈夫贾赦。贾母跳出了“为妻者绝对服从丈夫是贤惠的体现”这个封建的意识,以大局为重,任用了各方面能力和影响力都超过邢夫人的王夫人。王夫人出生于“四大家族”的王家,从小受到过非常严格的教育和约束,性格稳重中庸。由此可见,贾母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在于能者居上,才德兼备者优先,而不论资排辈。
其次是对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王熙凤的任用。由二房的媳妇(王夫人)当了总经理,就必须得在长房里找一个人来当副总经理,那就是王熙凤,王熙凤是贾赦的儿媳妇,也是王夫人的侄女,两个人又能协调好。王熙凤年纪不大,嫁到贾府的时间也不长,论资排辈,怎么也不会轮到她来掌家,但是王熙凤具有突出的管理组织才能,善于察言观色和处理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争强好胜,泼辣能干,非常适合于日常的事务管理。凤姐儿在“理家”中表现出的才能,得到了贾母的赏识,贾母大胆启用了她,使之成为了荣国府的“大管家”。王熙凤有能力、有干劲,惟缺资历,贾母多次在各种场合提携她,树立她的威信。
合理搭配领导班子
贾母在任用了王夫人和王熙凤这两个主要的助手之后,为贾氏公司配备了一个合理的领导班子,贾氏公司的管理层人员结构如下:
董事长:贾母
总经理:王夫人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王熙凤
储备干部:贾探春、薛宝钗等
贾母提出决策方案,年中稳重的王夫人把关,年轻泼辣、很有管理组织才能的王熙凤具体实施,贾母为贾氏公司配备了一个老中青搭配合理、性格互补、年龄梯次明显的领导班子。同时还配备了以贾探春、薛宝钗等为代表的后备管理人才,这些后备人才在必要的时候都可登场发挥作用。在这个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贾氏公司上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三、四百人的大家族企业多年运作基本正常。
作为贾氏公司第一人的贾母,在贾府中拥有着无上的权威。推行层级管理责任制,大胆放权给王夫人和王熙凤,让他们去层层管理,一般的事情交与王夫人和王熙凤去打理,不过多地插手具体事务,使得王夫人、王熙凤的管理才华得以充分发挥,将荣国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创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具有企业价值目标导向、凝聚团队精神、约束内在规范、美化企业形象等作用。同时,良好的企业文化会让员工有幸福感和归属感,对企业更加忠诚。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知识资本”,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
作为贾氏公司的董事长,她时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如听戏、赛诗会、灯会等。贾母表现出来的善心是给员工最大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她能营造出一种和谐向上的氛围。贾氏公司拥有自己的戏班子,平时的日子让他们排练节目,一到节日或者来兴致了,就来听戏,热闹非凡。行酒令赋诗词也是常有的事,间接地促使贾氏公司的员工去学习文化,因此在贾氏公司,即便是普通职工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这些活动一方面让下属们感到充实,有一种幸福感和归属感,也为贾氏公司赢取了“慈善宽厚之家”的好声誉。另一方面,频繁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有利于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贾母时刻表现出对自己下属生活的关心。在生活上,时不时地对自己的下属施点儿小恩小惠,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感觉自己在受关注,因而更加尽职尽责。
但是作为贾氏公司董事长的贾母,抱有“安享晚年”的思想。贪图欢娱,讲究奢华,上行下效,贾府的侈糜之风越演越炽,几乎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集权化的管理方式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习惯于“遵从”这种管理方式,这种独裁式的管理使管理者的权力影响很大。在企业创立之初,这种管理模式可使大家齐心协力,发挥较好的效果,同时降低运营成本。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很多弊端就会显现,企业失去活力,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贾政想管教好宝玉,由于贾母的庇护,让他成天在脂粉堆里厮混,结果成为“富贵不知家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的人物,无法继承贾氏衣钵。从某种程度上说,贾氏公司的最后破败,跟这个一脸和善的董事长贾母的安于满足现状、放松了对下属的管束和教育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用人机制存在问题,裙带关系严重
《红楼梦》中家族化管理的一个重大弊病是亲情代替规则。由于存在血缘关系,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管理规则常常失效。贾珍、贾琏、贾蓉这些纨裤子弟,聚赌嫖娼,斗鸡走狗,把贾府闹翻了天,也无人敢管,且又到外面滋事生非,胡作乱来,以至触犯法律。家族制企业的通病是管理时,制订规章制度需要服从血缘关系,用亲人而不能用能人,因人设岗而不能因职设岗,只能急功近利而不能长远规划,致使企业内部丧失竞争机制。
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在贾氏公司,王熙凤集控制权、监督权于一身,权力过于集中,又没有其他人对其进行监控。家族成员的收入全部归入账房,所需开支由账房划拨,但每家每户究竟有多少财产却并不清晰。因此大家都倾向于尽可能多地花钱,这样就造成财产的严重浪费。贾母重宠王熙凤,授权过度,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等于放弃了权力,就有可能被“架空”。这样,贾府一般子弟、奴仆乃至婆子丫鬟们都觉得有空可钻,各营其私,各舞其弊,纷扰与罪恶,层出不穷。
家族制企业在用人上要任人唯能,这样才能使企业越来越发展壮大。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的宣传也要根据自身的实力确定投放的规模,任何企业都有一个生命周期,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必须经过脱胎换骨式的变革才能获得新生,才能获得新一轮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