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贾姓宗亲网
贾氏观天下 更多>>
通知:各位宗亲,大家好,中华贾氏宗亲网作为贾姓宗亲自家的公益网站,期待和诚邀宗亲加盟共建、合作共赢。在线QQ1498019437 咨询 热线:13241289877 总编邮箱: zhjszqw@163.com
“中共创建第一城杯”大学生油画
“泰有爱 益起来”2018智慧
· “中共创建第一城杯”大学生油画
· “泰有爱 益起来”2018智慧
· 贾谊的前世今生:从“洛阳流星”
· 值得读阅的一本好书 -- 贾海
· 中国科创民生委常务副秘书长贾寒
· 山西省原平市炕围画简介
· 中国公益在线“公益创新在行动”
· 由武威贾明、贾纳父女编著的一部
· 中国经济学家贾康伦敦发声:西方
· 中华贾氏宗亲网特约编辑
· 万商联杯让爱飞翔公益征文大赛暨
· 关于“一带一路中华文化走进俄罗
· 习近平: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 公益记者廉欢《长征大会师》中出
 
宗亲领导会成员 返回首页>>
中华贾氏宗亲网公益大使 贾小军
作者: | 上传者:admin | 来源:中华贾氏宗亲网 | 整理:中华贾姓宗亲网| 时间:2016年11月30日

中华贾氏宗亲网公益大使             贾小军

        虽然时隔近3个月,但不少原平市民对今年7月29日晚的那场暴雨仍记忆犹新。当晚9时30分许,伴随着轰隆的雷声,大雨和冰雹骤然来袭,城区部分地势低洼路段积水严重,一片泽国。而就在第二天,许多人通过微信朋友圈熟知了当地的一个年轻人——贾小军。就在前一夜,这个29岁的青年农民自告奋勇,只身跳入洪水当中,相继救出4人,很快在当地传为佳(山西日报记者  刘瑞强语)

        秋阳灿烂十月天,当记者来到原平市大牛店镇神山二村贾氏宗祠参加忻州市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活动时,一位宗亲朋友向我介绍身边一位精干清瘦、个子不高的青年,他就是前不久在原平平安大街东立交桥下暴雨积洪中临危救人的雷锋式英雄贾小军。这一介绍,立即点燃了我的敬重与采访的激情——(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新闻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贾宣生语)

        向原平市7·29洪灾救援“新时代雷锋”贾小军致敬(中国公益在线总编   武跃先语)

        原平是一个不缺英雄的地方,原平也是一个充满自豪的的城市。听闻贾晓军的英雄事迹,许多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转载宣传。

相关链接:

原平贾小军冒险救人(山西日报)

http://epaper.sxrb.com/shtml/sxrb/20161027/469448.shtml

原平贾小军冒险救人(网易)

http://news.163.com/16/1027/05/C4C2UK1700014SEH.html

赴险搏洪救人歌(网易)

http://xinzhou.news.163.com/16/1105/09/C53MJI1H04061AUE.html

贾小军 只身跳入洪水勇救4人(山西新闻网)

http://www.sxrb.com/sxxww/xwpd/dsxw/6428492.shtml

贾小军 只身跳入洪水勇救4(东方头条)

http://mini.eastday.com/a/161027074044133.html

贾小军 只身跳入洪水勇救4人(中国网)

http://jjsx.china.com.cn/lm2958/2016/422463.htm

暴雨无情人有情原平贾小军冒险救人(华夏民意网)

http://www.hxmyw.org/html/c8/2016-09/13539.htm

原平农民贾小军勇救洪水中被困4人(忻州日报网)

http://www.xzrbw.com/info/1591/161762.htm

原平小伙贾小军 只身跳入洪水勇救4人(搜狐)

http://mt.sohu.com/20161027/n471529772.shtml

贾小军 只身跳入洪水勇救4人(红网)

http://w.rednet.cn/c/2016/10/27/2343116954.htm

贾小军 只身跳入洪水勇救4人(民生在线网)

http://www.mszxw.org/227/227/169

贾小军 只身跳入洪水勇救4人(图)(今日山西)

http://www.jrsx.com.cn/onews.asp?id=39096

贾小军 只身跳入洪水勇救4人(中华贾氏宗亲网)

http://www.zhjszqw.com/list.php?c_id=1&cate=22&id=268

原平小伙贾小军 只身跳入洪水勇救4人(今日头条)

http://www.toutiao.com/i6345985752530158082/

原平小伙贾小军只身跳入洪水勇救4人(微众圈)

http://www.v4.cc/News-2609087.html

贾小军: 赴险搏洪勇救人(忻州好人*忻州新闻网)

http://xz.sxgov.cn/xzxw_content/2016-11/07/content_4329378.htm

向原平市7·29洪灾救援“新时代雷锋”贾小军致敬(中国公益在线)

http://www.gyzx.org/gy/gyrw/2016-09-30/9125.html

原平农民贾小军勇救洪水中被困4人(忻州在线)

http://www.xzrbw.com/info/1591/161762.htm

山西原平农民贾小军面对被困洪水中的4人一声吼:“我会游泳...... (纳税人报新闻1+1

http://news11.zgnsrb.com.cn/html/2016/0926/2250.html

向原平市7·29洪灾救援“新时代雷锋”贾小军致敬(搜狐)

http://mt.sohu.com/20160925/n469141610.shtml

向原平市7.29洪灾救援“新时代雷锋”贾小军致敬(贾氏家族家谱网)

http://www.jiaz.org/pdpx1.asp?id=66926&xsid=137

向原平市7.29洪灾救援新时代雷锋贾小军致敬!(中华贾氏宗亲网)

http://www.zhjszqw.com/list.php?c_id=1&cate=22&id=95

古风悠远活神山(忻州电视台)

http://www.zhjszqw.com/list.php?c_id=4&cate=4&id=270

        让我们看看孕育英雄的故乡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原平------有2000多年的城治历史(原县址一直在今原平镇后改新原乡)。

         原平市,战国时属于赵国,秦时属太原郡

         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始置原平县,属太原郡,东汉建安十五年移置为云中县,属新兴郡。建安十八年复原平县,属雁门郡。三国时仍为原平县属雁门郡。

         西晋时永嘉末陷(侨置崞县于今崞(guo)阳城--见崞阳镇介绍)。十六国前期属雁门郡原平县境地,后县治移至今崞阳(至解放后1958年12月)。东晋元兴二年(410)置石城县(今崞阳),隶属秀容郡。武定四年(547)改为廓州,领广安、永定、建安三郡。北齐时为北显州属并州省,北周又复石城县属并州总管府。

         隋开皇五年(585)复改石城县,十年(591)属平寇县,至大业二年(606)改名崞县。

         唐贞观初,崞县属河东道代州管,贞观五年以思结部落驻于秀容境,置怀化县。贞观十二年改属代州,后并入秀容。证圣元年分武延县,神龙元年改称唐林县(在今原平唐林岗)。五代后一直沿袭崞县至金初为河东北路代州管,金(1128)改为崞山军。

         元太祖十四年(1220)升为崞州,属冀宁路。至元三年(1266)属太原府。

         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崞县,洪武八年(1375)属太原府代州管。

        清雍正二年(1724)直隶代州,仍称崞县。

        民国属雁门道,亦称崞县。

        抗战时期,崞县曾按太同(太原--大同)公路分为东西崞县,1946年合并崞县。

        解放后至1958年12月人民政府迁县治于原平,改称原平县。

        1993年6月7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称原平市(省直辖,忻州代管)。

        如今原平市是国家卫生城市、中国诗歌之乡、"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试点"和"扩权强县试点"的双试点,城市名片:"铝电名城、酥梨基地、三班故里、慧远故里、晋贤故里、将军之乡、书画之乡"。

        原平文物古迹遍布全境,有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26处,其中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阳武村朱氏牌楼、练家岗慧济寺、崞阳南桥等3处。著名胜景有"天涯石鼓"、 "五峰叠翠"等,另有土圣寺、佛堂寺、楼烦寺、文庙等十余处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有:续范亭纪念堂,原平市烈士陵园,抗日烈士纪念碑,朱德、刘少奇路居旧址,下神头惨案旧址,峙峪惨案旧址,南神头惨案旧址等;农业观光游景点有山西六大温泉之一的大营温泉。

        天牙石鼓景区

        天牙石鼓山距原平市5公里,南距忻州市30余公里。在崞阳(即原崞县城)东南20余公里处还有一座五峰山,古人将天牙石鼓山与其匹配媲美,时有"天牙是为天牙,五峰好比地角"。唐末诗人雍陶留有《再经天涯地角山》的四言绝句:"每忆云山养才,悔缘名利入尘埃。十年马足行多少,两度天涯地角来"。天牙石山有鼓神祠,坐落于石鼓山下。祠宇坐北而南向,祠前门外有石旗杆、木雕牌坊和一对石狮,另有一座和神祠山门相对的古戏台。

       崞阳普济桥

       崞阳普济桥俗名南桥,横跨在原平市城北20公里的崞阳镇南门外河流上。创建于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以后历代曾予补修,保持了宋、金时期的石桥艺术。桥用行錾石和雕刻石砌成,主桥全长30米,跨度8米,券高7米。两端各有一引桥,二小券,以分洪水。大小券口均为石料横旋,券口之边均有造型精美的石刻浮雕。大券口的两边,中间雕有石狮头,余者均匀分布雕有故事人物的浮雕组画16幅;小券口边上雕有皎龙出水及九针图案。

        慧济寺

        慧济寺位于市东北12.5公里处,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阳乡练家岗村"惠济祠"取给困苦者以好之意,整个寺院建筑是典型的唐塑风格,殿内菩萨及木刻罗汉均属宁代艺术雕塑。

        崞阳文庙

        崞阳文庙始建于元大德(公元1299)年间,原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历经明清两朝多次修葺,计有大成殿7间,东西廊房各10间,戟门5间,棂星门坊5间,敬一亭5间,小石林亭5间,泮宫坊3间,德配天地坊3间,道冠古今坊3间,金声玉振坊3间,库房3间,厨房3间,宰牲房3间,守庙住房3间,崇圣祠3间,名宦祠3间,乡贤祠3间,尊经阁上3间、下5间,文昌祠3间,乐楼3间,文昌三代祠3间,魁星楼1间,忠义祠3间,明伦堂3间,节孝祠3间,教谕署讲堂3间,训导署大门3间,讲堂5间,仪门内正厅3间,儒学大门1间等百楹建筑。

        土圣寺

        土圣寺位于市城区西南30公里水油沟村附近,背靠云中山脉,因该寺原有山林土地上千亩,土地收入丰盛可观,故而得名,据考始建于唐,"施火毁于火,明隆庆,万历年间先后重修复,每年四月初八政祭。"寺院两侧有一清泉,名曰"灵泉"故又取名灵泉寺。

        崞阳关帝庙

        崞阳关帝庙位于崞阳镇东关。据碑记载,关帝庙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关帝庙座北向南,原有关公殿、戏台、东西配房、圣母殿、三义殿、龙王殿、山门等建筑,构成总体平面为长方形。戏台、西配房已无存,余其皆完整。关公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前有廊子,并有砖铺月台,四周有石质栏杆,栏杆左右各有望柱四根,前有八根。题记为清咸丰元年重修。关公殿后有小式木作圣母殿、龙王殿、三义殿各三间,均系晚清建筑。山门有台阶十四阶,逐级而上,又有台阶八级,并有砖铺平台,四周有砖砌花栏。山门门额上书"关帝庙",门前有照壁一座,石狮一座。

        原平同样是个不缺英雄的地方,原平也是一个充满自豪的的城市。在这块人杰地灵,人才荟萃的大地上,曾涌现出无数圣贤佳辈。

班婕妤西汉辞赋家,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初为少使,立为婕妤。

张杨,字稚叔,汉末群雄之一。

慧远大师,中国佛教净土宗初祖,俗姓贾,精通六经及老、庄之学。

秦玉根,电影鸡毛信中海娃原型。

黎玉,1925年参加革命,曾任山东省委书记、山东省政府主席等职。

李开信,1937年参加革命,曾任国家物资总局局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经委顾问等职。

张劲松,1987年11月入伍,1989年入选八一男篮,八一男篮主力之一。

续范亭,1925年前后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二混成支队参谋长、第六混成旅长、国民军军政学校校长

傅全有,194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上将军衔。

张培梅,字鹤峰,崞县(今原平市)泥河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学堂,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太原起义,历任团长、旅长、晋南镇守使等职,1913年,击退侵入包头的外蒙古军。抗战时,为第二战区中将执法总监。认为罚不严,赏不明,无颜再见军中将士。1938225日中午给阎锡山写告诫信后服毒自戕。

徐永昌(1887年12月15日-1959年7月12日),字次宸,山西崞县(今原平市)沿沟村,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原大战晋绥军的总指挥、抗战时期的军委会四巨头之一,代表中国政府于密苏里号军舰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嗣任陆军大学校长、国防部长,1959年病逝于台湾。

李服膺,字慕颜,又名兴菴,崞县(今原平市)兰村人,1890年生。1890年生。早年从军跟随阎锡山,官至军长。民国二十六(1937)八月李奉令率六十一军,于天镇抗击日军进犯,浴血奋战十天之久。

张树帜,字汉捷,山西崞县(今原平市)文殊庄人,宣统元年(1909)加入同盟会,授陆军中将衔。1917年至1927年曾任晋北镇守使。他为大同创办学校,自己掏腰包培养大学生47人,留美学生3人。

贾学明,崞县(今原平市)神山人,民国抗日将领,曾任国军六十一军军长,授陆军中将衔。

赵栓龙,曾任甘肃军区司令员,少将军衔。

赵尔陆,曾任国防工业政治部主任,上将军衔。

张廷桢,曾任北京卫戍区副政委,少将军衔。

张光汉,曾任湖北军区副政委。

张工,曾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上将军衔。

张二旺,1988年9月授予少将军衔。

王玮珍,新疆军区副政治委员,少将军衔。

王宇,曾任总参谋部办公厅副主任,少将军衔。

王恭,曾任后勤部副部长、宁夏军区副司令员。

石进元,曾任兰州军区后勤部部长。

吕义山,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李吾田,内蒙古军区参谋长,少将军衔。

黄乙俊,北京卫戍区原副政治委员。

常志义,曾任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院长。

谢高忠,曾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员。

陈明,原平神山人,曾任海军副司令员并被中央军委授予海军中将军衔。第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经委员会委员。

        原平市神山村,曾在那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八年抗战拉开序幕不久的1937年8月初,我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王震带领一行人风尘仆仆徒步来到崞县神山村,找到当地乡绅,时任神山村村长的贾在中先生,商榷成立“抗日战地动员委员会”、组建抗日义勇军的有关事宜。贾在中欣然应诺,随即成立了以他为主任、陈增堂为副主任、贾生宝为干事,六名村里有名望人士为委员的“抗日战地动员委员会(简称动委会)。

        “动委会”一成立,就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宣传动员工作,激发了广大村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心协力,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贾在中率先捐钱捐物,还将家里的一头骡子,并配以三十元大洋买来的坐鞍,送给王震旅长,让小儿子贾生宝侍奉左右,任其驱使。由于王震旅长不辞劳苦,不分昼夜走村串户发动组织,“动委会”宣传得体,工作有序,高效作为,民众的抗日激情空前高涨,报名参军、捐钱捐物蔚然成风。贾执中因从抗战以来,一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不仅捐钱还将家中缝纫机、自行车、照相机等物品一起捐赠八路军,八路军领导对其爱国义举给予“开明士绅”光荣称号。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就有500多人报名参军,所捐钱物难以数计。报名参军的光神山村就达400余人,与神山相邻的西营、卢溪、小泉坪、小泉沟、梅家庄、胡沟六个小村也有100余人,达到了一个营的建制。由于神山人占绝大多数,王震旅长就命名为“抗日义勇军神山营”,任命神山的贾绍荣为营长。

        随着一套由贾宣生组织编撰的六卷本150万字的《神山贾氏族谱》和载有461位族人业绩31万字的《神山贾氏优秀人物志》的出版上网,随着祠堂家风文化的拓展、繁荣和一批贾氏族人充满正能量的文艺作品的面世,原平市神山贾氏家风文化呈现出一道繁荣发展、多姿多彩的风景线,并成为弘扬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风教材样本,引起社会关注与好评。

        原平市神山贾氏始祖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从定襄贾家庄响应国家迁民拓荒圣诏辗转来到崞县(今原平)神山村西一隅定居种地,渐而耕读传家,繁衍广大,成为崞县三大望族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之后又有历代先祖迁往朔州、河曲等县乃至内蒙多个旗县和河北沧州等地扩建家业,至今分支12个甲系,现有世代可考族人约5万余众。近年来,神山贾氏宗祠理事会积极顺应党和政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潮,大力弘扬富有优良道德传统和大量文化资源的家族文化,推出了一系列振兴家风文化的举措。

        一是编修谱志并上网交流——2011年着眼于彰族人业绩,树优良家风,编写出31万字的精装本《神山贾氏优秀人物志》,开了全市家族人物志之先河。展示了以中科院院士贾福海、教育家贾继山等为代表的461位古今优秀族人文韬佼佼、武杰赫赫、政才济济的望族气象。之后,又经过五年努力,编撰了布局宏大、内容厚重、图文并茂、特色鲜明的六修六卷本套装《神山贾氏族谱》,全书分族史沿革篇、世系繁衍篇、人物荟萃篇、功德业绩篇和艺文精选篇五大章、44节,共计150多万字,特别体现了内容涵盖面宽和文化品味高的特色,如第一章族史沿革篇中的宗族发展史迹一节中,就列出村居演变、宗祠建设、碑碣流芳、祖茔文图、牌匾展示、证照之光等八个方面的内容。一位省里退休的老领导评价该谱充满了正气。同时该谱以及贾氏祭祖节等多篇论文都上了中华贾氏宗亲网、家园网,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是祠堂兴文传优良家风——在原有祠堂基础上,大力建设祠堂家风文化,并发扬光大。一方面整修装饰大门门楼,护栏和正厅,二门昌德门,揭铺琉璃瓦屋顶,描画“书宜勤读,田宜勤耕,莫堕先人盛业;父当尽慈,子当尽孝,以为后世良模”等五副楹联和“光昭百世”等五块牌匾,一方面制作挂起了23位杰出族 人的精英人物榜和大幅肜谱世系表,树起了六通功德碑,收集了多块历朝功名德行碑和族人著作。特别是从2005年以来,确定了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为祭祖节,现已举行十一届祭祖活动。同时提炼出“讲德孝,怀祖恩;重信义,聚族魂;克勤俭,铸金盆;守诚笃,固贤根;向和善,福满门;积才智,业兴隆”的36字家训,并创作了祭祖辞和《神山贾氏族歌》,使弘扬家风文化走上了系统化、全方位、规范化的轨道。

        三是繁荣文化建文艺社团——广泛收集到神山贾氏历代族人创作的碑记181篇、散文杂著112篇、诗词曲赋112首、书画综艺33幅等文艺作品,还有族人的70多部著译书籍,均载入《神山贾氏族谱》之中,流传后代。日前又在筹办由50多人组成的神山贾氏文艺创作社,开展文学艺术创作活动。族人贾清贤还牵头组建了原平农民诗曲社大牛店分社,神山二村、下默都等村又组建了以贾氏族人领头主办的文艺宣传队和秧歌队,活跃在繁荣群众文化的阵地上,并涌现出一批中国作协和山西作协会员等群众文化领头雁,成为领先全市的一支家风文化劲旅。。。。。。(原平时报节选)

        祝愿英雄的事迹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发扬光大,也愿神山贾氏族人把“讲德孝,怀祖恩;重信义,聚族魂;克勤俭,铸金盆;守诚笃,固贤根;向和善,福满门;积才智,业兴隆”的36字家训传承开来。


上一篇   中华贾氏宗亲网艺术副总监 贾四友
下一篇   中华贾氏宗亲网顾问 贾鸿鸣
联系我们 | 简介网站 | 公益·服务 | 免责声明 | QQ:1498019437 |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中华贾氏宗亲网 公司备案(晋ICP备17010648号)